爱看书吧

爱看书吧 > 其他小说 > 落雪故园 > 正文 第四章变幻的生活

本站最新域名:m.akshu88.com
老域名即将停用!

正文 第四章变幻的生活(第1页/共2页)

    大哥在三哥走后的次年冬天结婚,不久便搬去城里住了。这时候,

    路对过住了几十年的王家老宅已经拆除,重新盖起了两座新院子,临街是王庆叔家的老大住着,往里边是王清家的老三的院子。这王家媳妇小芹的父亲与小叔和我父亲是老熟人,所以她经常的过来串门儿。这天,闲聊时他就问我母亲:“眼下我爸手里有个媒茬,是玉河园村的卖水果的张家的三女儿,想给你家老四说说,婶子你可愿意?”母亲一听非常高兴:“咱有啥不愿意的,只要人家愿意进咱这家门,咱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!”

    那天晚上,隔壁的小叔过来串门儿,母亲就把白天小芹说的事说了,父亲有点犯愁:“前两年买东隔壁的钢磨院儿借的钱才还清,眼下这事好是好,只是手里亏空。”小叔一旁听了忙说:“大哥,机会不等人哪!跟我在一块上班的老刘就跟我说过一件事,他村里有个老侯,解放前媒人给他提亲,就因为家里穷,他死活不敢应承,后来手里刚有了几个钱,买了几亩地,正想筹办婚事,可是全国解放了,划成分时偏巧又把他划了个富农,村里人见了他就像见瘟神似的,谁还肯给他说媳妇?所以叫我说咱这事该办的办,没钱咱想办法去弄!”

    由于媒人得当,双方相互又比较了解,四哥虽说脾气暴躁,但论长相怎么也数得白面小生的那种,所以见面后婚事很快也就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一年后,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上又架起了高音喇叭,优美的豫剧《朝阳沟》音乐再次在村里响起,四哥结婚了!这个嫂子由于生在城关边,家里做着水果生意,穿衣打扮自是讲究:经常留着齐脖子末端烫卷的头发,上身穿着一身红底白方格子的外套,下身一条黑色的裤子,脚上一双农村人很少穿的高跟皮鞋。在人前说起话来,一点都不显得拘束。听小芹讲,在四个姐妹当中,论起心眼来,就数她了。

    过年后,根据婚前的约定,四哥两口子便搬到河堤上的新房里去了。

    四嫂有个毛病爱打牌来钱,没多久就被四哥发现了,四哥也有点大男子主义,偏要硬管,一天晚上,四哥把四嫂逮了个正着,四哥脾气暴躁,张嘴就骂,四嫂哪吃他这一套,俩人吵着吵着就厮打起来,街坊邻居忙上前拉开,四嫂哭着道:“我怎么瞎了眼,嫁了这么个二饼东西,我不过就出来玩个三毛五毛的,他天天就跟我找事呀,不行,这回我非跟他离婚不可了。”回到家里,四嫂仍是哭个不住,母亲在一旁解劝,父亲则把四哥叫去训斥了一番,只当是无事了,不料第二天早上,俩人又吵着骂着去找大队会计开介绍信离婚,谁也拦不住,来到会计家里一进院子,四嫂就喊:“会计在家吗?”只见屋门半开着,却没人答应,四嫂又喊:“会计在家吗?”还是没人答应,四哥把门推开,往里一看,会计还真在家,但他马上发现会计一个人坐在椅子上,脸色挺不好看,又见一个钢精锅摔在地上,米汤溅了一地,看样子也是吵架了,四哥只好硬着头皮说:“俺俩是来找你开离婚介绍信的,有空么?”“介绍信?你先瞧瞧俺两口子的信怎么开,弄好了今儿个咱一块去!中不中?”会计气哼哼地说。四哥两口子听了,觉得好没趣,只得悻悻地退了出来,一前一后走出院子,四哥在后边禁不住喃喃地说:“唉,谁知道家家都是这样?咱还是回去凑合过吧!”

    85秋天,六哥刚上初二时就辍学了。我还抱着考学的梦想硬着头皮坚持着。

    那时的双河头中心校已走向没落,由于离城市很近,一些被城里学校裁下来的成绩差的,调皮捣蛋的学生通过各种关系纷纷涌入,很快,学校就乱成了一锅粥:课堂上学生的喧闹声常常淹没了讲课老师的声音。在这样的环境里,我好不容易上到初三,但由于数学太差(尽管除此之外各科都优),不得已还是大败而归。

    那年夏天的一天中午,朱家的二女儿新红给我捎来一封信,打开一看,原来是班主任李月英老师写的。李月英老师是林县人,前些年曾参加过林县红旗渠的建设,调到这儿已有些年头了,只因书教得好,为人和蔼,在往届的学生当中留下了不错的口碑。信里他说我这样回家有点可惜了,不应该就这么轻易放弃,并附了一张县第二高中的录取通知书,希望我去继续读书,还特意地告诉我学校对我的学杂费收费标准和录取生一样。可是因为那些年考大学实在是太难了,我思来想去觉得就算是当时我上了高中,如考不上大学,不还是白耗费了几年时光?弄不好还会被人笑话,还不如早早地回乡锻炼的好!所以两天后,我还是给李老师回信儿,婉言谢绝了他的一片好意。

    \t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年代。

    受大哥的影响(大哥以前在家时就好修收音机)我和六哥、五哥喜欢上了家电维修这门技术,先是找村里的电工老王借来几本无线电方面的书来读,后又买了本《青年无线电实用手册》。

    那时录音机、黑白电视机已经逐渐在农村普及开来。当然那时我家是没有这两件宝贝的,家里只有三哥放假时带回来的一部咏梅牌儿袖珍收音机,每天打铁的时候,六哥就把它放在风箱上大家边干边听,闲时六哥还插上耳机,有一种时尚的感觉。可忽然有一天,耳机不响了,六哥就把它拆开来,里面原来是一个电磁铁,上面一个很薄的圆形铁片,仔细一看,磁铁上的小线圈的引线脱焊,就拿出自制的火烙铁焊上,装好一试,还真成功了。这时正好三哥春节放假在家,他见了非常高兴,第二天竟自己掏钱去城里给我们买回一台崭新mf50型万用表来。那时三哥正在长春上学,其实那时的五十块钱对他来说也不是个小的数目啊!

    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,弟兄们对收录机、电视机的原理和维修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,但是在家里却接触不到实物,唯一能接触到的只是收音机,于是六哥就有了去城里门市上学习的想法。可谁料想出去仅一个月后,师傅由于经营不善关门大吉,不得已六哥回来,带去的在家时买的几本书也被师傅赖着不给了。

    那时我和五哥、六哥在钢磨房东隔壁的一间屋子里住,这座房子在我家的东邻,临街,算上东边上面的一间小楼共五间:小楼下面原是个大门,我家买下后改成了一间屋子,大门西边是一间单间和两间钢磨坊,南面墙上曾写着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”的标语,小楼上三个圆拱下面中间是一个水泥做的五角星,不难看出,这是那个时代东河湾村的标志性建筑。

    那天晚上,我不由地埋怨起来:“你去的时候我就不愿意让你把咱家的那几本书带过去,你就是不听,结果咋样?不还是上当了?六十多块钱呀!你弄出去的你还得去要。”“我要不回来,我愿意!”平时不爱说话的六哥这几天本来就一肚子的窝火和无奈,这下终于被我激怒了。坐在一边看书的五哥把书放下:“别吵了,其实这两年咱学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拿不出门儿,你非要去‘镀金’,叫我说不如在大队广播上说一下试试,村里有家电维修的活就干,没有就还干打铁的活儿,等机会成熟后再说出去的事,咋样?”“只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